赵贞吉经世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18 00:01
儒家思想本身带有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经世思想则是这种入世精神最为集中的体现。赵贞吉经世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条件与哲学基础。在当时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赵贞吉继承先秦以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者之志”,发表了一系列旨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言论,其“意在备经世之法,俾愿治之主有所采择耳”,对社会现状的关切成为其经世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另外,他认为,社会不安的原因在于“人心郁而不彰,人欲横流而不可禁止”,因此,应通过自信其心、克己、洗心和剥蕉之法来彰显自心,以备经世之用,赵贞吉的经世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他的心性之学、正心之学和外王之学成为其经世思想的内在依据。赵贞吉经世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其经世思想主要包括:为君之法、为臣之道、治民之术、守边之兵和教育之方等方面。具体来说,他认为君主想要保宏业于万世,要紧处在于对势-机-志-时的掌控,在于遵守法祖-敬天-勤民的原则,重视“谕教太子而导之术业”,更要纯心觅贤,乞求真儒之臣,真儒是“适治之良骏,平章之利器,圣古哲王所以运天下之具”,而作为真儒之臣要具有大臣之度、惕厉之心与寡过之念;赵贞吉提倡“重农安民”和“养民之政”,认为治民应以保...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赵贞吉经世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和哲学基础
第一节 赵贞吉经世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一、经朝廷内政不正之忧—尤以治国为盼
二、经边关外扰不断之患—尤以平天下为志
三、经为官仕途不顺之难—尤以治理为学术之归
第二节 赵贞吉经世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
一、经世理念的内涵
二、赵贞吉经世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赵贞吉经世思想的主要表现
第一节 欲保宏业之君
一、历世永命之法
二、纯心觅贤
三、分势节权
第二节 乞求真儒之臣
一、大臣之度
二、惕厉之心-寡过之念
第三节 君依国安之民
一、重农安民
二、养民之政
第四节 胜敌守边之兵
一、将之有威胜过爱
二、分营统兵之法
三、重视马政
第五节 复性贵新之教
一、师道立则道明于天下
二、贵求新益之骈臻
第三章 赵贞吉经世思想的评析
第一节 赵贞吉经世思想的特点
一、体现内外并重经世致用学风
二、以修身为经世的内在基础
三、以经书、心性哲学和历史作为其经世之学的依据
四、杂糅佛教思想的意蕴
第二节 赵贞吉经世思想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重视道德的修养
二、提倡务实的精神
三、发扬改革创新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40196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赵贞吉经世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和哲学基础
第一节 赵贞吉经世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一、经朝廷内政不正之忧—尤以治国为盼
二、经边关外扰不断之患—尤以平天下为志
三、经为官仕途不顺之难—尤以治理为学术之归
第二节 赵贞吉经世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
一、经世理念的内涵
二、赵贞吉经世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赵贞吉经世思想的主要表现
第一节 欲保宏业之君
一、历世永命之法
二、纯心觅贤
三、分势节权
第二节 乞求真儒之臣
一、大臣之度
二、惕厉之心-寡过之念
第三节 君依国安之民
一、重农安民
二、养民之政
第四节 胜敌守边之兵
一、将之有威胜过爱
二、分营统兵之法
三、重视马政
第五节 复性贵新之教
一、师道立则道明于天下
二、贵求新益之骈臻
第三章 赵贞吉经世思想的评析
第一节 赵贞吉经世思想的特点
一、体现内外并重经世致用学风
二、以修身为经世的内在基础
三、以经书、心性哲学和历史作为其经世之学的依据
四、杂糅佛教思想的意蕴
第二节 赵贞吉经世思想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重视道德的修养
二、提倡务实的精神
三、发扬改革创新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40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4040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