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5-04-23 05:26
目的:通过对分析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 方法:以2010年08月~2011年08月在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选患者均在发病24小时内入院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的脑卒中量表),将入选患者分为进展组、非进展组.对照组为正常健康体检者。比较进展组、非进展组及对照组患者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和相关危险因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组和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组,又根据有无进展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进展组、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进展组、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非进展组和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非进展组,分析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和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1.20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有58例,发生率为28.86%。 2.进展组、非进展组在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血脂水平、Hs-CRP水平和体温>37.5℃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进展...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P-选择素
1.1.1 P-选择素的结构
1.1.2 P-选择素的作用
1.1.3 P-选择素的检测方法
1.1.4 P-选择素与疾病的关系
1.2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1.2.1 发病率
1.2.2 诊断标准
1.2.3 相关危险因素
第2章 引言
第3章 对象与方法
3.1 病例选择
3.1.1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3.1.2 一般资料
3.1.3 分组
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3.2.1 P-选择素的测定
3.2.2 血脂测定
3.2.3 hs-CRP 测定
3.2.4 影像学检查
3.2.5 统计学处理
第4章 结果
4.1 进展组、非进展组和对照组相关因素分析
4.2 进展组、非进展组和对照组血浆 P-选择素含量比较
4.3 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相关因素分析
4.4 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进展组、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非进展组和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进展组血 P-选择素含量比较
4.5 进展组、非进展组多因素的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
4.6 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多因素的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
第5章 讨论
5.1 P-选择素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5.2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其他危险因素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语词汇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41289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P-选择素
1.1.1 P-选择素的结构
1.1.2 P-选择素的作用
1.1.3 P-选择素的检测方法
1.1.4 P-选择素与疾病的关系
1.2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1.2.1 发病率
1.2.2 诊断标准
1.2.3 相关危险因素
第2章 引言
第3章 对象与方法
3.1 病例选择
3.1.1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3.1.2 一般资料
3.1.3 分组
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3.2.1 P-选择素的测定
3.2.2 血脂测定
3.2.3 hs-CRP 测定
3.2.4 影像学检查
3.2.5 统计学处理
第4章 结果
4.1 进展组、非进展组和对照组相关因素分析
4.2 进展组、非进展组和对照组血浆 P-选择素含量比较
4.3 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相关因素分析
4.4 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进展组、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非进展组和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进展组血 P-选择素含量比较
4.5 进展组、非进展组多因素的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
4.6 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多因素的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
第5章 讨论
5.1 P-选择素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5.2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其他危险因素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语词汇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41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4041289.html
上一篇:激素治疗对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骨健康的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