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网络交往环境下的个人态度与意见表达:沉默的螺旋 理论之检视与修正

发布时间:2025-04-23 05:25
  德国学者诺尔·纽曼(Noelle—Neuman)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经典的传播理论之一。该理论强调主要三个关键概念:“意见气候”(The climate of opinion)"、“被孤立的恐惧”(The fear of isolation)、“准感官统计”(Quasi-statistical sense)。“意见气候”显示自己所在的周围环境中对有关话题的意见气氛;“被孤立的恐惧”显示个人会因为害怕被孤立而改变自己的行动;最后“准统计器官”意味着人都能够估计在公共场合上反对他们意见的对方实力。他们都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并纳入自己的观点和知识中。 同时,这一理论还揭示了“中坚分子(Hardcore)”和“前卫派(Avant-garde)"概念,即一些人为自己的自信付出代价,他们试图强烈反抗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并为了坚持他们的方式直面与他们的意见不一致的任何人。因此,他们比大多数人更愿意站在弱势的意见立场。估计在任何社会,他们受到沉默过程的影响很小。 随着网络交往环境的形成,个人态度与意见表达不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的分布,而是呈现出多数与少数之间的双向互动,匿名的网络交往不...

【文章页数】:11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
目录
1 绪论:在网络交往环境下反思“沉默的螺旋”理论
    1.1.1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
    1.1.2 媒介环境的变化与意见表达的新问题
    1.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2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产生、发展及问题
    2.1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内涵
    2.2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征
    2.3 意见气候的形成
    2.4 传统媒介环境下的“沉默的螺旋”理论
    2.5 因特网与个人意见表达形态的变化
    2.6 “沉默的螺旋”理论视野中的公众舆论
    2.7 因特网与舆论形成过程的变化
    2.8 少数的反抗:“中坚分子”和“前卫派”概念
    2.9 当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倾向
    2.10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中国式研究
        2.10.1 互联网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现象:维持或消失?
    2.11 政治差异与“沉默的螺旋”理论修正
    2.12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局限及其面对的新问题
        2.12.1 诺尔·纽曼的时代局限与思想局限
        2.12.2 网络交流方式与“沉默的螺旋”理论
        2.12.3 跨文化传播与沉默的螺旋”理论
        2.12.4 突发性社会事件与“沉默的螺旋”理论
3 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个人态度的变化:改进“沉默的螺旋”理论
    3.1 新问题的产生与改进“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的必要性
    3.2 本研究设定的的研究方法
    3.3 研究对象的选择和区分
    3.4 韩国网络交往的现况、问题及网络热点话题的选取
    3.5 研究主题的介绍
    3.6 研究问题以及研究假设
    3.7 通过“顺应-反抗模型”观察个人的态度
4 三大新问题的实证结果
    4.1 研究问题1的研究结果
        4.1.1 研究假设H1-1和H1-2的验证
        4.1.2 研究问题1的小结
    4.2 研究问题2的研究结果
        4.2.1 研究假设H2-1的验证
        4.2.2 研究假设H2-2的验证
        4.2.3 研究假设H2-2的验证
        4.2.4 研究假设H2-2的小结
    4.3 研究问题3的研究结果
        4.3.1 研究假设H3-1和H3-2的验证
        4.3.2 研究问题3的小结
    4.4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概括
5 结论与讨论
    5.1.1 研究发现及其意义
    5.1.2 研究的局限与可能的弥补方法
主要参考资料



本文编号:4041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4041287.html

上一篇: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核心思路探究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a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