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论祁寯藻的楹联书法

发布时间:2025-03-15 06:30
   清代楹联文学形式与书法艺术形式的双重互动,开辟了书法艺术载体的新天地。祁寯藻楹联书法作品传世体量丰富,质地完备精良,其个人书学观念与楹联形制、功能互动下建构的书法风格以及案头化的日常书写状态,为我们当今书法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值得我们认真审思。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5“崇竹和风联”

图5“崇竹和风联”

图4祁寯藻临《快雪时晴帖》(二)篆隶为源


图1“旧书佳客”联

图1“旧书佳客”联

祁寯藻楹联书法基本是行书与楷书,这与他守正帖学有着极大的关系。他主张篆隶为源,由唐溯晋,参以宋人气度,对唐碑和晋帖进行深入的学习,形成了以篆隶为根基,帖学形质为风貌,圆融遒健的风格特征。(一)由唐溯晋


图2“读君遵司”联

图2“读君遵司”联

“雍正、乾隆皆以颜字为根底而赵、米间之……嘉庆一变而为欧,则成亲王始之。道光再变而为柳,如祁寿阳,其称首者也。”[13]61针对柳公权书法的学习对祁寯藻楹联书法创作大有裨益,梁巘《承晋斋积闻录》言“学书须临唐碑,到极劲健时,然后归到晋人,则神韵中自俱骨气,否则一派圆软,便写成软弱....


图3“春能梦亦”联

图3“春能梦亦”联

针对柳公权书法的学习对祁寯藻楹联书法创作大有裨益,梁巘《承晋斋积闻录》言“学书须临唐碑,到极劲健时,然后归到晋人,则神韵中自俱骨气,否则一派圆软,便写成软弱字矣。”[14]816楹联大字需骨力,守正帖学的祁寯藻研习柳书甚勤。曾通篇临写柳公权《符璘碑》。凡多篇幅的墓表、碑记也均以纯....



本文编号:40353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40353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5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