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高昌地区伏羲女娲图像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18 02:32
  自从新疆阿斯塔那墓的古代艺术遗迹被相继发现以来,引起了中外学界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这些决不是在历史真空中独行其是的产物。它有深刻历史渊源,并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情境紧密相联。由于其地域和民族的特性,更显现出独立的存在价值。笔者自幼生长在新疆,一直到大学毕业,所以在精神层面上有着抹不掉的西部情结。更重要的一点是西域美术史是中国美术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阿斯塔那艺术研究还有许多盲区和空白。特别是较少有人将视点放在伏羲女娲这一单项题材之上。更没有从多维的视角和眼光去审视和思考这一艺术现象。本文试图用文化学和图像学的方法探讨形成这一视觉模式的意图和理想,思考非艺术因素在艺术图式中的作用,即艺术形式如何按照非艺术的目的去运行。观念的具体化,理想的图像化,艺术劳动成果长期封存于地下,等等复杂的内容。从而提出问题并悉力开拓—片能够自觉发挥的话语空间。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部卷曲同海马身体,并且向内卷曲

图11部卷曲同海马身体,并且向内卷曲


图43)南北朝时期

图43)南北朝时期

缀金珠刺绣织物残片①(图43)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古代文献中有贵族着“珠服”、“蠕”的记载,这件织物就属T-这种珍贵豪华的衣料。由两片织物拼缝而成,因残破而呈不则形。一卜片为红色菱纹绮,绮上缝缀着圆形金泡珠,形成四方连续的圆圈纹。圆圈内正中着多粒小金泡珠,组成四瓣花纹。花纹周围用黄....


图48柏孜克里克18窟千佛像

图48柏孜克里克18窟千佛像

线条、色彩基本延续了龟兹佛教艺术的风格。吐峪沟石窟,高昌在车师前国时期的佛教最杰出的建筑群。吐峪沟石窟的造窟和塑像,绘画活动出现在晋和十六国时期,北凉时期的统治者沮渠安周是佛教的狂热信徒。大兴佛教,开山凿窟,蔚然成风。这里出土的《佛说菩萨经抄本》就署名“大凉王大沮渠安周供养”,这....


图57敦煌莫高窟85窟

图57敦煌莫高窟85窟

窟(图56)中乐队之庞大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乐队由13人组成,其中一人耍盘唱,其余则演奏筝、箫、竖笛、单集、阮咸、横笛、腰鼓、都云鼓、毛圆鼓等。这些丰富精湛的乐舞正是唐乐唐舞高度发达的生动写照。莫高窟第85窟的伎乐天(图57),中间两位舞者与尉迟乙僧绘制的《龟兹舞女》有异曲同工的....



本文编号:4040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4040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a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