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谱的视角: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重庆抽象绘画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15 04:41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历了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进入到新的转型时期。在这期间,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中,抽象艺术作为重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其理论在被中国艺术界接受之后,大量艺术家也开始尝试抽象绘画创作。抽象艺术的尝试受到了中国传统绘画与建国后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艺术家的实践总是伴随这本土经验和社会需求的束约。慢慢使中国的抽象艺术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中国方式”的意味。形成了本土化语言与西方抽象绘画形式结合的倾向。重庆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城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伤痕美术和乡土美术的主阵地。在符合现实主义美术的创作方式和社会表述需求的主流艺术发展的背景下,使得抽象艺术的尝试更为难能可贵。由四川美术学院为主的西南艺术群体是接纳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重要群体,正是在这样一种稳固的艺术态势面临西方当代艺术思潮时,求新求变的重庆艺术家们保存了对艺术变革的敏感度,一种重庆袍哥式的敢闯敢拚的心境成为了重庆抽象艺术发展的地域条件。重庆艺术家接受了现代主义绘画的实践,也对抽象艺术语言发起了挑战,并发展了自己的抽象艺术语言。基于此背景,本文以重庆本土抽象绘画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演变发展为切入点,来重新审视...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主要内容
1.3.3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从全国到重庆:当代抽象绘画的史学溯源
2.1 基于系谱考古的中国当代绘画抽象溯源
2.2 社会文化、思想系谱的显性:时代背景与主流倾向
2.3 在重庆:关于抽象绘画的不同态度
第3章 重庆八、九十年代抽象绘画的群落与机制
3.1 西南艺术群落中的抽象生成
3.2 重庆地域性经验与抽象尝试
3.3 非主流群体与事件发生
第4章 重庆八、九十年代抽象绘画的理念与语言系谱
4.1 选择中的理念形成
4.1.1 长期探索:思想与语言的形成
4.1.2 中途转向:图像的尝试
4.2 实践中的语言探索
4.2.1 东方哲学与本土化经验
4.2.2 形式与表现
4.2.3 无意识书写
4.2.4 媒介综合
第5章 结论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4040091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主要内容
1.3.3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从全国到重庆:当代抽象绘画的史学溯源
2.1 基于系谱考古的中国当代绘画抽象溯源
2.2 社会文化、思想系谱的显性:时代背景与主流倾向
2.3 在重庆:关于抽象绘画的不同态度
第3章 重庆八、九十年代抽象绘画的群落与机制
3.1 西南艺术群落中的抽象生成
3.2 重庆地域性经验与抽象尝试
3.3 非主流群体与事件发生
第4章 重庆八、九十年代抽象绘画的理念与语言系谱
4.1 选择中的理念形成
4.1.1 长期探索:思想与语言的形成
4.1.2 中途转向:图像的尝试
4.2 实践中的语言探索
4.2.1 东方哲学与本土化经验
4.2.2 形式与表现
4.2.3 无意识书写
4.2.4 媒介综合
第5章 结论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40400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4040091.html
上一篇:清末民初闽东民间婚书的演变及原因初探——以新发现民间婚书为中心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