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国西蕃”到“退居河朔”:4-8世纪中期吐谷浑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11 03:32
吐谷浑史是中国古代史、西北民族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正史吐谷浑传是记载吐谷浑历史的主要文献系统。已有研究对这些史料在文本和书写层面的关注非常不足,即使在文献层面仍有推进必要。本文通过史料批判的方式,在系统梳理吐谷浑基本史料的基础上,以吐谷浑自身政权发展及与周边政权关系为线索,探究4—8世纪中期吐谷浑的兴衰历程。第一章系统地对正史及其他史料中吐谷浑传进行了史源梳理与史料辨析,为本文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宋书》和《十六国春秋》中吐谷浑传早期史部分,当来源于吐谷浑“国史”类文献,二者也是之后诸书吐谷浑传早期史记载的两个源头。之后诸书吐谷浑传有着复杂的传抄关系,各代又加入新的内容,形成层累交叠的文本面貌。本文对诸书吐谷浑传史源进行细致梳理,明确先后关系及其生成过程,并对其文献价值予以讨论。第二、三、四章的研究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历史书写”角度的探究,这是本文尝试有所突破的重要方面。根据吐谷浑早期史的逻辑线索,吐谷浑“国史”类文献产生于南北朝初吐谷浑王拾寅在位时期,是吐谷浑刚刚经历继位之争,以及迫切需要构建政权合法性背景下的产物。通过将吐谷浑早期史中建构的部分与史实尝试剥离。首先,其早期史中对先...
【文章页数】:29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意义及解题
二、研究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吐谷浑基本史料史源梳理与史料辨析
第一节 吐谷浑早期史史源梳理与史料辨析
一、《晋书》《宋书》《十六国春秋》中关于吐谷浑的记载
二、《晋书·吐谷浑传》的史料来源
三、《晋书》《宋书》和《十六国春秋》吐谷浑传内容比对
四、吐谷浑有“国史”——《宋书》《十六国春秋》中吐谷浑早期史的史源
五、《宋书》和《晋书》吐谷浑传异文比较
第二节 南北朝正史中吐谷浑传史源梳理与史料辨析
一、《宋书·鲜卑吐谷浑传》
二、《魏书·吐谷浑传》
三、《北史·吐谷浑传》
四、《南齐书·河南传》
五、《梁书·河南传》和《南史·河南传》
六、《周书·吐谷浑传》
第三节 隋唐正史中吐谷浑传史源梳理与史料辨析
一、《隋书·吐谷浑传》
二、两《唐书·吐谷浑传》
第四节 正史以外史料中吐谷浑传史源梳理与史料辨析
一、《通典·吐谷浑传》
二、《册府元龟》之《吐谷浑传》
第二章 吐谷浑政权的初建
第一节 吐谷浑部落分离及迁徙
一、吐谷浑部落分离时间再论
二、“一千七百家”还是“七百户”——基于史源学角度的考察
三、吐谷浑迁徙路线与鲜卑族自西晋以来的南迁
四、《阿干之歌》与鲜卑族早期以歌纪事传统
第二节 吐谷浑政权早期史事考论
一、吐谷浑初至青海时的势力范围及职官设置问题质疑
二、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之冲突
三、卵翼之下——念氏“专制国事”与吐谷浑念姓部落
第三节 吐谷浑早期史的自我书写与建构
一、“僭伪诸君有文学”:吐谷浑对其先王形象的塑造
二、“远朝天子”:吐谷浑对其早期政权合法性的建构
三、“玄孙间始当显耳”:吐谷浑昌兴预言的背后
第三章 吐谷浑政权在十六国时期的发展
第一节 吐谷浑与周边诸政权之关系
一、吐谷浑与西秦政权之关系
二、吐谷浑与南凉、西羌政权
三、吐谷浑与北凉、东晋之关系
第二节 树洛干时期的吐谷浑政权
一、树洛干时期吐谷浑的发展
三、树洛干驻牧之“莫何川”再论
三、“都护”“都尉”之置与树洛干时吐谷浑的东部疆域
第三节 吐谷浑政权意识的觉醒与其政权合法性的最初建构
一、十六国时期吐谷浑政权意识的觉醒
二、“都督制”与吐谷浑对其政权合法性的最初建构
第四章 南北朝时期的吐谷浑
第一节 南北朝初期的吐谷浑政权
一、南北朝初期吐谷浑政权发展及与刘宋关系
二、慕璝时吐谷浑的崛起与北魏关系的紧张
三、北魏征伐吐谷浑与经营河西、西域之战略
第二节 拾寅时期吐谷浑的发展
一、吐谷浑的继位之争与拾寅自立
二、拾寅时代吐谷浑与北魏的关系
三、拾寅始邑之“伏罗川”再考——兼论白兰之所在
四、吐谷浑“国史”的生成与拾寅对其政权合法性的建构
第三节 伏连筹时期的吐谷浑
一、吐谷浑在洮河、白龙江流域与北魏的争衡
二、吐谷浑“岷江道”
三、北魏末年吐谷浑的再次崛起
四、《宋云行纪》与北魏末年的吐谷浑
五、伏连筹之后的王位承袭问题
第四节 夸吕时期的吐谷浑
一、夸吕继位后吐谷浑的发展及其与柔然、东魏的结盟
二、突厥与西魏合击吐谷浑
三、吐谷浑在洮河、白龙江流域的扩张
四、吐谷浑姓氏与“夸吕还以慕容为姓”
第五章 隋唐对吐谷浑之经略
第一节 隋对吐谷浑之经略
一、隋文帝对吐谷浑之政策
二、隋炀帝对吐谷浑之经略
三、被历史掩盖的“东化公主”
第二节 唐对吐谷浑之经略
一、唐与吐谷浑关系的紧张
二、导火索:拘行人赵德楷
三、从“隋氏之甥”到“唐氏之甥”
四、贞观九年对吐谷浑王的封授及唐册封青海国王的时间
五、唐对党项族的扶持
第三节 天下秩序中的吐谷浑——以职贡类图记为切入点
一、梁元帝《职贡图》中的河南国
二、裴矩《西域图记》与隋对吐谷浑的经略
三、阎立本《王会图》与吐谷浑的灭国
第六章 从蕃国国王到华夏长吏:入唐吐谷浑王族的华夏化
第一节 新见唐慕容智墓志考论——以入唐吐谷浑王族可汗号、世系及与唐和亲关系为中心
一、关于“丽杜吐浑”与“拔(跋)勤豆”可汗号
二、苏度摸末并非慕容忠
三、金明县主即金城县主
第二节 从蕃国国王到华夏长吏
一、问题的提出
二、宣超之后的王位承袭问题——以三个封号为线索
三、磔数州而分其势——以唐对吐谷浑诸王册封为线索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39441
【文章页数】:29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意义及解题
二、研究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吐谷浑基本史料史源梳理与史料辨析
第一节 吐谷浑早期史史源梳理与史料辨析
一、《晋书》《宋书》《十六国春秋》中关于吐谷浑的记载
二、《晋书·吐谷浑传》的史料来源
三、《晋书》《宋书》和《十六国春秋》吐谷浑传内容比对
四、吐谷浑有“国史”——《宋书》《十六国春秋》中吐谷浑早期史的史源
五、《宋书》和《晋书》吐谷浑传异文比较
第二节 南北朝正史中吐谷浑传史源梳理与史料辨析
一、《宋书·鲜卑吐谷浑传》
二、《魏书·吐谷浑传》
三、《北史·吐谷浑传》
四、《南齐书·河南传》
五、《梁书·河南传》和《南史·河南传》
六、《周书·吐谷浑传》
第三节 隋唐正史中吐谷浑传史源梳理与史料辨析
一、《隋书·吐谷浑传》
二、两《唐书·吐谷浑传》
第四节 正史以外史料中吐谷浑传史源梳理与史料辨析
一、《通典·吐谷浑传》
二、《册府元龟》之《吐谷浑传》
第二章 吐谷浑政权的初建
第一节 吐谷浑部落分离及迁徙
一、吐谷浑部落分离时间再论
二、“一千七百家”还是“七百户”——基于史源学角度的考察
三、吐谷浑迁徙路线与鲜卑族自西晋以来的南迁
四、《阿干之歌》与鲜卑族早期以歌纪事传统
第二节 吐谷浑政权早期史事考论
一、吐谷浑初至青海时的势力范围及职官设置问题质疑
二、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之冲突
三、卵翼之下——念氏“专制国事”与吐谷浑念姓部落
第三节 吐谷浑早期史的自我书写与建构
一、“僭伪诸君有文学”:吐谷浑对其先王形象的塑造
二、“远朝天子”:吐谷浑对其早期政权合法性的建构
三、“玄孙间始当显耳”:吐谷浑昌兴预言的背后
第三章 吐谷浑政权在十六国时期的发展
第一节 吐谷浑与周边诸政权之关系
一、吐谷浑与西秦政权之关系
二、吐谷浑与南凉、西羌政权
三、吐谷浑与北凉、东晋之关系
第二节 树洛干时期的吐谷浑政权
一、树洛干时期吐谷浑的发展
三、树洛干驻牧之“莫何川”再论
三、“都护”“都尉”之置与树洛干时吐谷浑的东部疆域
第三节 吐谷浑政权意识的觉醒与其政权合法性的最初建构
一、十六国时期吐谷浑政权意识的觉醒
二、“都督制”与吐谷浑对其政权合法性的最初建构
第四章 南北朝时期的吐谷浑
第一节 南北朝初期的吐谷浑政权
一、南北朝初期吐谷浑政权发展及与刘宋关系
二、慕璝时吐谷浑的崛起与北魏关系的紧张
三、北魏征伐吐谷浑与经营河西、西域之战略
第二节 拾寅时期吐谷浑的发展
一、吐谷浑的继位之争与拾寅自立
二、拾寅时代吐谷浑与北魏的关系
三、拾寅始邑之“伏罗川”再考——兼论白兰之所在
四、吐谷浑“国史”的生成与拾寅对其政权合法性的建构
第三节 伏连筹时期的吐谷浑
一、吐谷浑在洮河、白龙江流域与北魏的争衡
二、吐谷浑“岷江道”
三、北魏末年吐谷浑的再次崛起
四、《宋云行纪》与北魏末年的吐谷浑
五、伏连筹之后的王位承袭问题
第四节 夸吕时期的吐谷浑
一、夸吕继位后吐谷浑的发展及其与柔然、东魏的结盟
二、突厥与西魏合击吐谷浑
三、吐谷浑在洮河、白龙江流域的扩张
四、吐谷浑姓氏与“夸吕还以慕容为姓”
第五章 隋唐对吐谷浑之经略
第一节 隋对吐谷浑之经略
一、隋文帝对吐谷浑之政策
二、隋炀帝对吐谷浑之经略
三、被历史掩盖的“东化公主”
第二节 唐对吐谷浑之经略
一、唐与吐谷浑关系的紧张
二、导火索:拘行人赵德楷
三、从“隋氏之甥”到“唐氏之甥”
四、贞观九年对吐谷浑王的封授及唐册封青海国王的时间
五、唐对党项族的扶持
第三节 天下秩序中的吐谷浑——以职贡类图记为切入点
一、梁元帝《职贡图》中的河南国
二、裴矩《西域图记》与隋对吐谷浑的经略
三、阎立本《王会图》与吐谷浑的灭国
第六章 从蕃国国王到华夏长吏:入唐吐谷浑王族的华夏化
第一节 新见唐慕容智墓志考论——以入唐吐谷浑王族可汗号、世系及与唐和亲关系为中心
一、关于“丽杜吐浑”与“拔(跋)勤豆”可汗号
二、苏度摸末并非慕容忠
三、金明县主即金城县主
第二节 从蕃国国王到华夏长吏
一、问题的提出
二、宣超之后的王位承袭问题——以三个封号为线索
三、磔数州而分其势——以唐对吐谷浑诸王册封为线索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39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4039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