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蒙汉民族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07 19:10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的历史,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繁衍生息,共同缔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很长一段时间,如何协调和处理好民族关系从来都是关系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指引下,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和政治上交往密切,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少数民族传统生计模式与民族分布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正在深度推进。认真研究和总结各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成功实践与经验,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新台阶,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仅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考察新时代民族聚居地方民族关系的现状及其走向,本论文基于文献研究法与实地调查法,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为视角,聚焦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蒙汉和谐民族关系共建实践及前郭县查干花镇乌兰花村与白音花村蒙汉民族关系现状,分析和探索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民族关系现状...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前郭县的民族与历史情况
2.1 前郭县建置沿革与多民族分布
2.2 前郭县蒙古族的由来
2.3 前郭县汉族的由来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后前郭县蒙汉和谐民族关系共建实践及和谐民族关系现状
3.1 和谐民族关系共建实践
3.1.1 坚持顶层设计,强化高位推动
3.1.2 打造平台,创新载体
3.1.3 改善民生基础,维护民族团结
3.1.4 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
3.2 前郭县民族关系良性发展的缩影——查干花镇民族关系
3.2.1 经济交往
3.2.2 政治交往
3.2.3 居住格局上的交错居住
3.2.4 文化认同
3.2.5 族际通婚
3.2.6 民族意识
3.3 前郭县民族关系良性发展的原因
3.3.1 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
3.3.2 经济生活的相互渗透
3.3.3 文化认同的增进
第四章 影响民族关系的潜在因素
4.1 民族政策的执行和落实
4.1.1 民族干部队伍的萎缩
4.1.2 民族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方面存在的偏差
4.1.3 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法制建设相对滞后
4.2 各种利益关系
4.2.1 经济利益
4.2.2 政治利益
4.3 文化心理、教育因素
4.3.1 文化心理因素
4.3.2 民族教育的萎缩
4.4 新形势下在民族地区出现的新问题
4.4.1 流动人口
4.4.2 媒体因素
第五章 新时代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和谐民族关系的建议
5.1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1.1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5.1.2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组织建设
5.2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5.2.1 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5.2.2 增强民族地区经济自身发展活力
5.3 弘扬和发展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
5.3.1 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5.3.2 增强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
5.3.3 推动少数民族教育发展
5.3.4 进一步推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31167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前郭县的民族与历史情况
2.1 前郭县建置沿革与多民族分布
2.2 前郭县蒙古族的由来
2.3 前郭县汉族的由来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后前郭县蒙汉和谐民族关系共建实践及和谐民族关系现状
3.1 和谐民族关系共建实践
3.1.1 坚持顶层设计,强化高位推动
3.1.2 打造平台,创新载体
3.1.3 改善民生基础,维护民族团结
3.1.4 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
3.2 前郭县民族关系良性发展的缩影——查干花镇民族关系
3.2.1 经济交往
3.2.2 政治交往
3.2.3 居住格局上的交错居住
3.2.4 文化认同
3.2.5 族际通婚
3.2.6 民族意识
3.3 前郭县民族关系良性发展的原因
3.3.1 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
3.3.2 经济生活的相互渗透
3.3.3 文化认同的增进
第四章 影响民族关系的潜在因素
4.1 民族政策的执行和落实
4.1.1 民族干部队伍的萎缩
4.1.2 民族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方面存在的偏差
4.1.3 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法制建设相对滞后
4.2 各种利益关系
4.2.1 经济利益
4.2.2 政治利益
4.3 文化心理、教育因素
4.3.1 文化心理因素
4.3.2 民族教育的萎缩
4.4 新形势下在民族地区出现的新问题
4.4.1 流动人口
4.4.2 媒体因素
第五章 新时代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和谐民族关系的建议
5.1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1.1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5.1.2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组织建设
5.2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5.2.1 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5.2.2 增强民族地区经济自身发展活力
5.3 弘扬和发展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
5.3.1 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5.3.2 增强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
5.3.3 推动少数民族教育发展
5.3.4 进一步推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31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4031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