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清代地震与区域经济 ——以1695年平阳地震为中心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05 17:41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度,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穷尽智慧,运用各种手段来应对灾难。在与灾害不断的斗争中,我国古代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荒政体系。17-19世纪地震灾害频发,烈度大、震级高的地震会直接威胁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对受灾地的破坏严重。而且地震的爆发往往难以预测,没有其它种类灾害爆发时由弱到强的渐变过程,一旦发生大型的地震,对于政府的救灾能力则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1695年平阳府地震震级高、烈度大,给受灾地区的政治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居民生命财产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在极震地区的临汾、襄陵、洪洞、浮山四县,几乎在地震中被夷为平地。如以那严宝奏折中平阳府地震罹难人口数量为准,平阳府地震共导致当中共有五万两千六百余名居民死亡。仅在地方志、碑刻等现存史料的记载中,1695年平阳府地震中共有129处大型建筑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行政公共类建筑物受损65处(3个粮仓受损),寺庙祠堂类建筑物48处受损,景观类建筑物10处受损,水利设施类受损4处,1处坟墓受损,牌坊1处被毁,此外居民房屋的倒塌数量更是惊人。面对巨大的灾难,受灾地需要政府能够迅速的组织起有效地救援工作,只有这样才能...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史料整理类研究概况
        1.2.2 荒政研究类概述
2. 康熙三十四年四月丙辰地震概况
    2.1 地震震级及烈度
    2.2 地震对受灾地区的整体破坏
    2.3 地震对当地建筑物的损毁
    2.4 受灾人口死伤状况
3. 地震后的政府赈救措施及民间自救
    3.1 震后报灾
    3.2 震后社会秩序恢复
        3.2.1 灾后疫病控制
        3.2.2 稳定社会治安
        3.2.3 稳定公众情绪
        3.2.4 灾后食品供应
4. 灾后重建及震后平阳府经济变化
    4.1 倒塌建筑物的重建
        4.1.1 居民住房重建
        4.1.2 公共设施重建
        4.1.3 水利设施的破坏与重建
        4.1.4 庙宇及景观类建筑
    4.2 人口损失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4.2.1 人口损失对于农业的影响
        4.2.2 地震对盐引销售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



本文编号:4030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4030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d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