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知识付费平台的用户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30 02:50
本文从用户视角出发,借助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结合理性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理论以及传播学、消费者行为相关的一些理论,通过量化分析研究知识付费用户的心理需求、消费习惯、学习倾向等因素进而总结其学习心理和行为驱动因素。找到现下知识付费遇到的痛点和困境,立足于最新业态和历史发展轨迹,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用户发现问题,帮助平台展望未来,做出更符合用户预期和需求的知识付费产品,研究的主要结论主要包括:(1)知识付费平台用户对付费知识内容的购买和学习行为很大程度上为了解决自身工作、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这样的一种为了能够在社会中立足乃至快速发展的“主观规范”需求驱使用户产生这样的心理需求以及最终形成购买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2)目前知识付费用户对于知识付费行业最为不满的地方:定价过高,和知识付费大部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金钱观念、消费能力等有一定的矛盾;(3)知识付费平台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从用户最深层的需求出发,满足用户长期的、深度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浮于表面的“知道”型学习;(4)加强对各类知识付费平台的法律法规监管,提高专业领域的付费知识流通准...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38070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5–1理性行为理论
根据Fishbein和Ajzen于1975年提出的理性行为理论,用户的行为意向主要取决于个体的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两个方面,行为意向会直接对具体实际行为产生影响;影响人们行为意向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主观规范(SubjectiveNorm)。主观规范由标准信念和个体遵守标准信念的动机....
图5–2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TPB(TheoryofPlannedBehavior)是Ajzen在1991年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认为主体的行为受到行为意向的支配,而行为意向又同时受其态度、主观规范的控制。且研究发现不是主体有较高的行为意向就一定会实施行为,不是主体对某个行为态....
图5–3技术接受模型
在技术接受模型中,系统使用是由行为意向(BehavioralIntention)决定的,而行为意向由想用的态度(AttitudeTowardUsing)和感知的有用性共同决定,想用的态度由感知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共同决定,感知的有用性由感知的易用性和外部变量共同决定,感知的易用....
本文编号:4038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4038070.html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湖北绿松石雕衍生品时尚品牌建设策略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