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知识隐藏意愿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18 01:25
随着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和高度普及,众多科研人员在虚拟学术社区进行学术交流、知识共享、知识咨询、知识创新等众多科学研究行为成为一种常态现象。不同学术背景,不同专业等级要求的虚拟学术社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互联网络中。由于虚拟学术社区本身存在较高的虚拟性,传统的知识交流行为中的知识隐藏行为在虚拟社区中体现更为明显,破坏了虚拟学术社区平等、开放、共享的学术氛围,对科研人员的知识交流与共享造成一定的阻碍。高效率的知识交流与高质量的知识共享是衡量虚拟学术社区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研究评价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的知识隐藏意愿强弱程度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不仅增强知识管理领域的理论储备,更对虚拟学术社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社会交换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心理所有权理论为理论基础,根据相关文献初步建立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知识隐藏意愿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初步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降维,最后运用python语言构建支持决策树评价模型对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知识隐藏意愿进行系统评价,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验证,以便发现较高准确度的知识隐藏意愿评价指标体系,为虚拟学术社区运营提供理论参考...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40302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SVM模型训练图
图2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知识隐藏意愿评价流程图3.2支持向量机原理
项数22表2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知识隐藏问卷信效度检验KMO0.978Cronbach'sα0.958图2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知识隐藏意愿评价流程图模型输出值,并与BP模型输出值进行比较。根据模型输出值,判断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知识隐藏意愿评价等级,从而提供提升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
图5SVM模型测试误差变化图14
61表4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知识隐藏意愿预测值与输出值比较表预测值0.877190.850880.877190.771930.824560.754390.807020.719300.736840.719300.79825输出值0.796440.843960.861640.7634....
图1-1技术路线
依据本论文的研究逻辑与方法,画制了本论文的技术路线图,如图1-1所示:1.4可能的创新点
本文编号:4040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4040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