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土地法律本体构建及其推理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23 05:33
  法律本体的研究源于人工智能技术与法律的结合,电子政务与法律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也是法律本体研究的重要助推力,多个典型法律本体依托于政府大型信息化建设项目。国外对人工智能与法律的研究开始较早,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当丰富的理论与案例,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律本体构建、法律本体的应用、法律信息网络检索、法律专家知识库的设计与实现等方面。土地法律本体是法律本体在更为具体的法律子领域的研究,土地法律本体的研究具有如下重要意义:(1)土地管理领域法律信息的组织和结构化表达。(2)服务于土地法律推理及相关问题的解决。(3)作为土地法律文件索引及检索的基础。(4)实现异构系统的语义集成与互操作。(5)土地法律本体澄清了土地管理领域中的法律知识。本文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开展了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1)本体理论介绍。法律本体的研究归根到底是本体的研究,本体技术的成熟,同时也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对本体概念、语言、方法和工具的回顾与思考能够成为土地法律本体研究的坚实基础。2)法律理论的阐述。本体研究与法律理论之间并非毫无关系,相反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法律理论是本体构建的指明灯,法律理论研究的内容正是法律本体构建关注的问题之...

【文章页数】:15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1 人工智能,知识工程与法律
        1.1.2 电子政务与法制信息化建设
    1.2 法律本体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4 论文的组织安排
2 理论基础
    2.1 本体
        2.1.1 本体概念
        2.1.2 本体语言
        2.1.3 本体构建方法及工具
    2.2 法律相关理论
        2.2.1 法律一般原理
        2.2.2 法律结构与内容
        2.2.3 法律语言
    2.3 法律本体概述
        2.3.1 本体与法律
        2.3.2 法律本体类型
        2.3.3 法律本体典型实例
    2.4 小结
3 土地法律知识与本体
    3.1 土地法律
        3.1.1 土地法律的概念和渊源
        3.1.2 土地法律的调整对象和主要特征
    3.2 土地法律知识分类
        3.2.1 土地法律框架及规范分类
        3.2.2 土地法律知识分类
        3.2.3 土地法律知识分类的特点
    3.3 理论分类与本体
    3.4 基于本体的土地法律知识分类及表示
        3.4.1 法律知识表示方法
        3.4.2 土地法律知识本体分类及表示
    3.5 小结
4 土地法律本体构建
    4.1 土地法律本体构建原则
        4.1.1 法律领域概念化过程特点
        4.1.2 土地法律本体构建应依据的原则
    4.2 土地法律本体构建方法
        4.2.1 土地法律本体范围确定
    4.3 土地法律本体可复用的本体
        4.3.1 LRI-Core
        4.3.2 DOLCE
    4.4 确定土地法律本体的重要术语
        4.4.1 土地法律基本术语
        4.4.2 土地法律术语扩充方法
        4.4.3 土地法律概念的形式化表达
    4.5 土地法律本体类及层级关系
        4.5.1 物理实体
        4.5.2 规范类
        4.5.3 精神实体
        4.5.4 角色
        4.5.5 属性
        4.5.6 抽象实体
        4.5.7 发生
        4.5.8 类的属性
    4.6 小结
5 土地法律本体推理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5.1 土地法律规则的描述
        5.1.1 法律条文的本体分析
        5.1.2 法律条文到本体规则的转化
    5.2 土地法律本体推理机制研究
        5.2.1 规范推理
        5.2.2 土地法律本体推理
    5.3 土地法律信息服务
        5.3.1 土地法律查询
        5.3.2 土地法律咨询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创新点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41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4041299.html

上一篇:制度变革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f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