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大城市边缘区发展规划对策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5-03-26 18: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大城市正像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一样,由于工业、就业岗位、服务设施向城市集聚,对周边地区资源的吸引有增无减,大城市边缘区成为城市发展、扩散和蔓延的主要地区。大城市边缘区是位于城市建成区与乡村地域之间受城市辐射深刻影响的过渡地区。这一地带兼有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和农村生态经济系统的协同组合优势,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由于城市边缘区具有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城市规划对其的限定与城市中心区相比显得薄弱的多。很多城市的边缘区以一种自发的形式任意发展,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论文首先回顾了目前大城市边缘区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已有的理论和流派研究重点做了简单的阐述。本研究对“城乡结合部”、“城乡交错带”、“城市过渡带”、“边缘带”、“城市边缘空间”、“郊区”、“城市边缘区”等概念进行了词源上的梳理和辨析,提出了本次研究的核心概念“城市边缘区”。 从分析各组成要素自身的特征为出发点,研究它们在城市边缘区中的构成与作用。工业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住宅新区、科研文教区、交通用地及物流、仓储区、市政公用设施与基础设施用地是边缘区发展的主要组成要素。研究了其在城市体系中所承担的功...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全球城市化背景下的大城市边缘区
        1.1.2 中国快速城市化阶段大城市的空间蔓延
    1.2 研究的目的
    1.3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
2 大城市边缘区研究概述
    2.1 国外研究概况
    2.2 国内研究情况
    2.3 概念界定
    2.4 本文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
3 大城市边缘区的构成要素及功能
    3.1 大城市边缘区的组成要素
        3.1.1 工业区及经济技术(高新技术)开发区
        3.1.2 居住区以及旧民房区
        3.1.3 科研文教区
        3.1.4 交通用地及物流、仓储区
        3.1.5 市政公用设施与基础设施用地
    3.2 大城市边缘区的功能
        3.2.1 城市化的前缘带
        3.2.2 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区
        3.2.3 “城市问题”的有效解决空间
        3.2.4 城乡关系的协调区
        3.2.5 生态环境的调节区
4 大城市边缘区特性
    4.1 过渡性、动态性区位特征
    4.2 人口特征
        4.2.1 人口密度特性
        4.2.2 人口构成特性
    4.3 社会特征
        4.3.1 城乡居民混居
        4.3.2 频繁的通勤区
    4.4 经济特征
        4.4.1 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4.4.2 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相互结合的结构型农业
        4.4.3 对城市的依附性强
    4.5 土地利用特征
        4.5.1 耕地吞食严重,土地利用呈动态性
        4.5.2 区位特殊性
        4.5.3 过渡性
5 大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演变机制
    5.1 大城市边缘区发展演变的驱动机制
        5.1.1 生产力发展对大城市边缘区发展演变的驱动机制
        5.1.2 生产力发展是大城市边缘区发展演变的源动力
        5.1.3 科技进步对大城市边缘区发展演变的驱动机制
        5.1.4 效益对大城市边缘区发展演变的驱动机制
    5.2 大城市边缘区发展演变的传导机制
        5.2.1 交通对大城市边缘区发展演变的传导机制
        5.2.2 通讯与信息传播对大城市边缘区发展演变的传导机制
    5.3 大城市边缘区发展演变的促进机制
        5.3.1 产业结构升级对大城市边缘区发展演变的促进机制
        5.3.2 观念转变对大城市边缘区发展演变的促进机制
        5.3.3 制度变革对大城市边缘区发展演变的促进机制
        5.3.4 投资对大城市边缘区发展演变的促进机制
    5.4 大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保障机制
        5.4.1 法规政策对大城市边缘区发展演变的保障机制
        5.4.2 科学规划和政府职能对大城市边缘区发展演变的保障机制
    5.5 大城市边缘区发展演变的实现机制
        5.5.1 城市要素扩散与大城市边缘区发展演变
        5.5.2 乡村要素集聚与大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演变集聚
6 大城市边缘区发展规划对策
    6.1 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规划,增强有序协调发展保障能力
        6.1.1 制定并切实贯彻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与规划
        6.1.2 科学制定大城市边缘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6.1.3 明确大城市边缘区的功能定位
    6.2 城市规划实施过程加强对城市边缘区的政策扶持,提高有序协调促进力度
        6.2.1 彻底打破城乡二元制度,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表现为经济和社会两方面
        6.2.2 加强土地制度创新
        6.2.3 深化户籍制度的创新
        6.2.4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
    6.3 坚持与城市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区域整体观念
    6.4 更新观念,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
    6.5 实现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体制
    6.6 调整地方政府考核体系
    6.7 建立适应城市边缘区的交通体系
    6.8 创新城市边缘区基础设施建设制度
7 实例研究----济南市边缘区的形成、现状及对策
    7.1 济南空间格局演变
    7.2 济南边缘地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7.2.1 人地矛盾突出
        7.2.2 用地结构不合理,布局紊乱
        7.2.3 不完善的市场体系
        7.2.4 郊区化负效应日渐突出
        7.2.5 城市道路网格局不尽完善,交通压力大
    7.3 关于济南边缘区对策
        7.3.1 科学制定济南规划,明确边缘区定位
        7.3.2 加强土地制度管理
        7.3.3 加快城市组团及城郊之间的交通设施完善,构建立体交通框架
        7.3.4 坚持济南城市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区域整体观念
8 结语
    8.1 论文的结论
    8.2 论文的局限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本文编号:4037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4037626.html

上一篇:土地制度改革背景下乡村自主开发机制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8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