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制度改革背景下乡村自主开发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15 02:35
城乡二元格局自计划经济时代延续至今,是我国渐进式改革路线中的土地制度安排带来的副产品。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结构面临深刻变革和转型的压力,中央政府已经着手推动土地制度的改革,呼应已经席卷各地的自发土地制度创新。本文旨在从乡村土地非农开发和乡村社区非农再组织两个角度考察现行土地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预期的影响,进而提出一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乡村土地自主开发模式并进行相应的机制设计。我国的城市-乡村两种土地制度体系中,前者以政府和资本为主导,原有城市不断吞噬着边缘农村土地,后者则以乡镇企业为主导,涌现出大批小城镇和“超级村庄”,本文分别称之为城市扩张和自发城市化。由于土地征收制度为地方政府创造了巨大的寻租空间,土地供应的双轨制诱发了土地开发中的投机行为,最终导致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的低效,表现为产业型城市蔓延现象。城市化过程中,自然村社区趋于解体,而行政村社区则或多或少进行着非农化再组织,其最大特征是以乡村社区成员身份认定为核心的利益分配体系,以乡村社区精英为核心的权力分配体系。乡村管理层行政和经济两大职能高度重合,是传统乡土社会秩序和现代企业组织方式的结合。这种新的乡村共同体内部产权分割不...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35019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现行土地制度运转机制
第二章现行土地制度与改革预期土地制度的运转机制化的土地市场二元化的土地市场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缩影,后者是保证我的制度设计,“国家通过指令性生产计划,产品统购统销,严自由商业贸易(哪怕由集体从事的商业),关闭农村要素市场,流动,事实上早使自己成为所有经济要素(土地、劳....
图2-2改革预期土地制度运转机制
第二章现行土地制度与改革预期体财产支配权的削弱意义重大,预示着农村集体组织“政经”分离着改革的深入,集体最终将成为实现村民自治的权力机构,如此一组织将真正成为自加入自愿,退出自由的“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步终结农村基层政企高度合一的状态,农村的财产权利得以在成员组。
图3-2城市密度决定机制动态模型
第三章土地制度与乡村土地开发位因其区位优势,地价上升很快.土地开发的强度也高。相比之下,远离第一阶段发展的城市边界的区位,因无区位优势地价上升就慢.土地开发的强度也就小。尽管市中心的地价变得更高理论上建筑密度应该更高,但是由于已经建了房子,拆除并重建可能不经济,所以城市发展会从....
图3-3现行土地制度下城市密度决定机制动态模型
第三章土地制度与乡村土地开发3.3.1现行土地制度的影响我国实行城乡二元化的土地市场,这就形成了城市和农村在法律上的天然边界,城市内为国有土地和城市外为集体所有土地,我们忽略城市和农村边界实际上犬牙交错的实际,假设城市和农村为均质平原上位于集合中心的两个同心圆,继续采用城市开....
本文编号:4035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4035019.html
上一篇: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问题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