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民事诉讼庭前会议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23 05:08
  2015年,我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正式确立了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度。该制度本身包含着公正和效率的价值内涵,有利于实现案件集中审理,提高诉讼效率,实现公平正义。但是,就我国目前立法而言,关于民事诉讼庭前会议的相关规定较为原则、笼统,没有进一步细化、明确其程序规则,可操作性不足,导致该项制度在司法适用中存在较多困顿和争议,未能充分发挥该项制度的功能,取得良好的适用效果。基于此,立足于该项制度的司法适用,剖析其适用现状及效果,反思和总结适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其制度定位和功能提出改进建议,以保障庭前会议良性开展,殊为必要。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度概述,主要内容是界定民事诉讼庭前会议的概念和性质,厘清该项制度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第二部分是对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度的实证考察,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及选取部分实践样本进行对照研究的方式,考察民事诉讼庭前会议的立法现状及适用现状,揭示该项制度在司法适用存在的困境并分析其成因。第三部分是借鉴域外国家和地区关于庭前会议制度或相似制度的有益经验,立足我国审判实践,主要从完善庭前会议的程序设计以及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两个方面,提出完善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民事诉讼庭前会议概论
    第一节 民事诉讼庭前会议的界定
        一、民事诉讼庭前会议的概念
        二、民事诉讼庭前会议的性质
    第二节 民事诉讼庭前会议的价值取向
        一、提升诉讼效率,实现司法资源合理配置
        二、实现司法公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节 民事诉讼庭前会议的功能定位
        一、固定证据
        二、整理争点
        三、充实庭审
        四、促进和解
        五、积极的案件管理
第二章 我国民事诉讼庭前会议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民事诉讼庭前会议的立法概况
        一、民事诉讼庭前会议的立法背景
        二、民事诉讼庭前会议的现行规定
    第二节 我国民事诉讼庭前会议的实践考察
        一、民事诉讼庭前会议实践模式及成效
        二、民事诉讼庭前会议司法适用的困境
        三、民事诉讼庭前会议实践失范的成因
第三章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庭前会议的设想
    第一节 民事诉讼庭前会议的程序设计
        一、明确庭前会议的适用范围
        二、明确庭前会议的内容
        三、完善庭前会议的程序规则
        四、明确参与人的资格和权利
        五、明确庭前会议的效力
    第二节 民事诉讼庭前会议相关配套制度
        一、完善诉答程序
        二、完善证据失权制度
        三、规范法官释明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41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4041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1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